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国务院残疾人工作协调委员会更名及调整有关组成人员的通知

作者:法律资料网 时间:2024-07-02 06:43:28   浏览:8578   来源:法律资料网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国务院残疾人工作协调委员会更名及调整有关组成人员的通知

国务院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国务院残疾人工作协调委员会更名及调整有关组成人员的通知
国办发〔2006〕27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
  经国务院批准,国务院残疾人工作协调委员会更名为国务院残疾人工作委员会,该机构的主要职责、工作制度等均不变。
  根据人员变动情况和工作需要,国务院决定对国务院残疾人工作委员会的组成单位和人员进行相应调整。现将调整后的名单通知如下:
  主 任:回良玉  国务院副总理
  副主任:邓朴方  中国残联主席
       张 勇  国务院副秘书长
       陈小娅  教育部副部长
       窦玉沛  民政部副部长
       张小建  劳动保障部副部长
       马晓伟  卫生部副部长
       王新宪  中国残联副主席、党组书记
  委 员:欧阳坚  中宣部副部长
       崔天凯  外交部部长助理
       毕井泉  发展改革委副主任
       吴忠泽 科技部纪检组长、党组成员
       牟本理 国家民委副主任
       蔡安季  公安部政治部主任
       段正坤  司法部副部长
       王 军  财政部副部长
       陈存根  人事部副部长
       黄 卫  建设部副部长
       何洪达  铁道部党组成员、政治部主任
       冯正霖  交通部副部长
       奚国华  信息产业部副部长
       赵维绥  文化部副部长
       江 帆  人口计生委副主任
       吴晓灵  人民银行副行长
       龚 正  海关总署副署长
       王 力  税务总局副局长
       钟攸平  工商总局副局长
       蒲长城  质检总局副局长
       杨国庆  民航总局副局长
       雷元亮  广电总局副局长
       于永湛  新闻出版总署副署长
       冯建中  体育总局副局长
       张为民  统计局副局长
       郜风涛  法制办副主任
       王国庆  新闻办副主任
       张 云  农业银行副行长
       高鸿宾  扶贫办副主任
       柴绍良  总政治部组织部副部长
       董 力  全国总工会经费审查委员会主任
       卢雍政  团中央书记处书记
       莫文秀  全国妇联副主席
  秘书长:汤小泉  中国残联副主席、理事长
  国务院残疾人工作委员会的具体工作由中国残疾人联合会承担,秘书处设在中国残疾人联合会。
                             国务院办公厅
                           二○○六年四月六日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关于同意长沙矿山研究院开展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负责备案的金属非金属矿山及相关行业建设项目(工程)安全评价报告评审工作的批复

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


安监管司办字[2004]71号


关于同意长沙矿山研究院开展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负责备案的金属非金属矿山及相关行业建设项目(工程)安全评价报告评审工作的批复

  你院《关于我院申请承担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负责备案的金属非金属矿山及相关行业安全评价报告评审工作的请示》(长矿研院发[2004]21号)收悉,经研究,现批复如下:

  一、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于2004年1月13日以《关于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负责备案的金属非金属矿山及相关行业建设项目(工程)安全预评价报告评审、备案的通知》(安监管司办字[2004]4号),委托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安全科学技术中心开展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负责备案的金属非金属矿山及相关行业建设项目(工程)安全预评价报告审查工作,考虑预评价工作应与评价评审工作相分离的原则,决定委托你院与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安全科学技术中心共同开展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负责备案的金属非金属矿山及相关行业建设项目(工程)安全预评价报告评审工作。

  二、请按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安监管司办字[2004]4号文件有关要求开展工作,做好金属非金属矿山及相关行业建设项目(工程)预评价报告评审工作,并及时向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监管一司上报金属非金属矿山及相关行业建设项目(工程)预评价报告评审有关情况。

  二○○四年七月六日


吉林市酒类商品流通管理办法

吉林省吉林市人民政府


吉林市人民政府令

第一六九号

  《吉林市酒类商品流通管理办法》,已经2006年1月23日吉林市人民政府第13届50次常务会议讨论通过,现予发布,自2006年3月1日起施行。





市 长 徐建一



2006年1月23日







吉林市酒类商品流通管理办法





第一条 为规范酒类商品市场秩序,保障人民身体健康,维护经营者、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根据有关法律、法规和商务部《酒类流通管理办法》的有关规定,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所称的酒类商品是指白酒、啤酒、葡萄酒、果露酒、黄酒、滋补酒、食用酒精以及其他酒精度(乙醇含量)大于0.5%(体积分数)的含酒精饮品,医疗用酒除外。



第三条 本市行政区域内从事酒类商品流通活动的单位和个体经营户(以下简称酒类商品经营者),均须遵守本办法。



第四条 市商务行政主管部门(以下简称商务部门)负责全市的酒类商品流通监督管理工作。其下设的酒类商品管理机构负责日常监督管理工作。县(市)商务部门在市商务部门指导下,负责本辖区内的酒类商品流通监督管理工作。



工商、公安、卫生等部门应按各自职责,做好酒类商品的监督管理工作。



第五条 凡从事酒类商品批发、零售的,须在取得营业执照后60日内到所在市、县(市)的酒类商品管理机构备案。



从事批发的,到市酒类商品管理机构领取批发备案证明;从事零售的,到所在市、县(市)酒类商品管理机构领取零售备案证明。



第六条 从事酒类商品经营的,其经营地址、名称、法定代表人及经营方式等发生改变的,须30日内到酒类商品管理机构备案。



第七条 酒类商品经营者采购酒类商品时,应当从有酒类生产许可证的厂家购进酒类商品,并同时向厂家索取生产许可证复印件、酒类商品经销授权书及县以上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出具的检验合格证明。有优质产品标志的,还应索取优质产品证明。



酒类商品经销者采购和销售酒类商品时应持酒类商品备案证明。



第八条 酒类商品经营者(供货方)在批发酒类商品时应按规定填写《酒类流通随附单》,并详细记录酒类商品流通信息,做到单随货走,单货相符。



第九条 散装酒经营者所经营的酒类商品,必须在固定地点贴标销售,盛装容器应符合食品卫生要求,并标明酒的名称、酒精度、厂名、厂址、原料、执行标准、出厂日期等。



第十条 酒类商品经营者所经营的酒类商品,凡具有产地合法手续的,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以任何理由重复检验、刁难酒类商品经销商。



第十一条 酒类商品经营禁止下列行为:



(一)伪造或者冒用厂名、厂址、认证标识、名优标志、注册商标、特殊标识;



(二)伪造产地,使用虚假的文字说明,篡改生产日期,销售超过保质期的酒类商品;



(三)销售含有非食用酒精原材料或添加剂配制的酒类商品;



(四)在酒类商品中掺杂使假、偷工减料、以假充真、以次充好;



(五)采用在瓶盖内设奖等不正当有奖销售酒类商品;



(六)采用财物或其他手段进行贿赂以销售或者购买酒类商品;



(七)伪造、串贴酒类商品标识;



(八)擅自处理、拆封、转移、销毁被封存受检的酒类商品;



(九)法律、法规禁止的其他行为。



第十二条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为生产、销售假冒伪劣酒类商品提供运输、保管、仓储等便利条件。



第十三条 酒类商品流通管理行政执法人员在履行职责时,不得少于两人,并应出示合法的行政执法证件。未出示行政执法证件的,被检查者有权予以拒绝。



任何单位和个人均不得妨碍、干扰、拒绝酒类商品流通管理行政执法人员的执法活动。



第十四条 酒类商品流通管理行政执法人员履行职责时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一)查验酒类商品备案证明和《酒类流通随附单》的使用情况;



(二)查阅、复制有关的合同、账册、单据、文件、记录和其他资料;



(三)进入商品存放地和仓库检查;



(四)抽取样品、保全证据、责令听候处理,抽取样品的应向当事人出具有效凭证;



(五)对销售假冒伪劣的酒类商品按有关规定处理。



第十五条 广告经营者和广播、电视、报刊等媒体,不得为无证的生产者及无酒类商品备案证明的酒类经营者发布酒类商品销售信息。



第十六条 违反本办法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商务部门或会同相关部门按下列规定予以处罚。情节严重,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一)违反第五条、第六条规定,未按规定备案的,给予警告,责令其限期改正;逾期拒不改正的,可视情节轻重,对酒类经营者处2000元以下罚款,并可向社会公告;



(二)违反第七条、第八条规定,酒类商品经营者从无证厂家购进酒类商品、经销酒类商品无备案证明、未按规定填写《酒类流通随附单》的,给予警告,责令改正,并可向社会公布;拒不改正的,可视情节轻重,处5000元以下罚款,并可向社会公告;



(三)违反第九条规定,未在固定地点贴标销售散装酒的,给予警告,责令改正;情节严重的,可处10000元以下罚款,并可移送工商行政管理机关依法处理;



(四)违反第十一条第(五)项规定,采用在瓶盖内设置奖励等不正当有奖销售酒类商品的,对酒类商品批发经营者处以3000元至10000元罚款,对酒类商品零售经营者处以200元至1000元罚款;



(五)违反第十一条第(七)、(八)项规定,伪造、串贴酒类商品标识或擅自处理、拆封、转移、销毁被封存受检的酒类商品的,处以10000元以下罚款。第十七条违反本办法第十一条(一)、(二)、(三)、(四)、



(六)项规定情形之一的,由工商行政管理等部门按有关规定予以处罚。第十八条酒类商品流通管理部门查处违法经营行为时,在证据可能灭失或者以后难以取得的情况下,经所在地商务主管部门负责人批准,可以先行登记保存,并应当在7日内做出处理决定。在此期间,当事人或者有关人员不得销毁或者转移证据。



第十九条 酒类监督管理部门工作人员玩忽职守、滥用职权、徇私舞弊的,由所在单位和上级机关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二十条 当事人对行政处罚不服的,可依法申请行政复议或提起行政诉讼。



第二十一条 本办法由市商务局组织实施。



第二十二条 本办法自2006年3月20日起施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