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思路 强化措施 切实做好涉诉信访工作/张立新

作者:法律资料网 时间:2024-07-08 16:11:35   浏览:8704   来源:法律资料网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创新思路 强化措施
切实做好涉诉信访工作

爱辉区法院 张立新

涉法涉诉访工作是人民法院的一项重要工作。黑河市爱辉区法院始终把此项工作当作一项政治任务来抓,摆上位置,加强领导,创新思路,强化措施,加大问题解决力度,使涉法涉诉访工作取得长足进展。该院连续三年被评为全区信访工作优胜单位,并在全省法院系统信访工作会议上介绍经验。在处理涉诉信访问题上该院的主要做法是:
健全制度,规范运作,确保信访工作有序开展。黑河市爱辉区人民法院坚持从源头和根本上解决涉法涉诉信访问题。该院制定了《信访实施方案》,明确了年度信访工作目标、主要任务和责任分工,并印发《爱辉区法院接待上访老户情况登记表》、《爱辉区法院集中处理涉法上访案件情况表》和《中院改判发回重审案件当事人反映情况表》,及时掌握工作进展情况。健全信访接待手续,实行“三薄”、“一单”、“两书”制度,即来信登记薄、来访登记薄、交办信访案件登记薄,集中上访通知单,处理意见书、复查意见书,使涉法涉诉访工作运作更加规范。坚持定期排查和重点时期排查工作制度,对排查出的案件,填写《涉法上访案件情况表》,将案件情况和审理报告报立案环节,建立信访档案,做到底数清、情况明,使信访工作重心前移。
明确分工,落实责任,建立全员抓信访工作格局。涉法涉诉信访是一项牵涉面广、综合性强的工作,完成此项工作需要法院内部各部门的通力协作与配合。每年年初,该院党组都要与各庭科室签订包括涉法涉诉信访在内的工作目标责任状,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落实院长、主管院长、庭长和案件承办人的工作责任,以及相关庭室的工作职责,形成了全员负责、全员抓涉法涉诉访工作格局。设立信访专职接待人员,群众来信来访统一到信访接待处登记,信访接待人员随时向立案庭长汇报,立案庭定期 向院信访领导小组汇报,以确保及时、准备、全面地掌握涉法涉诉信访工作情况。如有上级法院和上级党委交办的工作,院信访领导小组坚持按要求向上级法院和党委反馈信访问题解决情况,确保所交办的工作件件有回音、事事有结果,进而使全院建立了统一管理,归口接待,分级负责,协调督办的工作管理机制。
引入听证机制,做好息诉工作。爱辉区人民法院在审查再审案件时,一方面,推行申诉案件听证制度,主动邀请人大、政法委等有关部门和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到法院参加申诉案件听证会,坚持做到实事求是,依法纠错;另一方面,切实做好再审案件息诉工作。出于对一审判决不服的原因,申请再审的当事人多数情绪较为激动,一旦处理不当,极易引发上访事件。该院审查再审案件时,采用审查与听证相结合的方法,努力做好当事人的息诉工作。对于申诉案件及时调卷、阅卷,七日内审查并予以答复;需要核实的案件进行听证,通知双方当事人到庭,从而使申请再审案件进入审理程序的过程更加公正、透明。据统计,自2004年以来办理的19件再审申诉中,决定进入再审的6件,说服息诉13件,无一起案件引发上访。
领导重视,亲自接待,着力解决诉访实际问题。该院坚持实行院长接待制度和领导包案责任制,明确分工,跟踪问效。该院领导亲自接待诉访当事人,亲自协调相关部门包案,亲自督促诉访问题的解决。如爱辉区法院在审理一起工程承包合同纠纷案件时,判决作出后原告不服要求申诉,对此院领导非常重视,责成院信访领导小组牵头对该案进行认真审查,审查结果认定该案判决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鉴于原告年事已高,法院主动与其在外地工作的儿子联系做其工作。原告儿子来到法院后,经院领导和主审人对案件的介绍,原告的儿子认为法院的判决合理合法,并与法官一道说服了原告。原告表示服从判决,不再上访,使这起诉访案件得到圆满解决。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辽宁省工资支付规定

辽宁省人民政府


辽宁省人民政府令

第196号


  《辽宁省工资支付规定》业经2006年8月25日辽宁省第十届人民政府第62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06年10月1日起施行。




                     省 长张文岳
                    二○○六年九月二日




辽宁省工资支付规定


  第一条 为了保护劳动者获得劳动报酬的权利,规范用人单位的工资支付行为,维护和谐的劳动关系,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和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我省实际,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 我省行政区域内的各类企业、个体经济组织、民办非企业单位(以下统称用人单位)和与之形成劳动关系的劳动者,适用本规定。
  国家机关、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与之建立劳动合同关系的劳动者,依照本规定执行。
  第三条 省、市、县(含县级市、区,下同)劳动和社会保障行政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用人单位的工资支付管理工作。
  建设、财政、税务、人事、工商行政管理、经济综合管理等有关行政部门按照各自职责,做好工资支付管理的有关工作。
  第四条 工会组织依法对用人单位的工资支付进行监督,有权对用人单位的工资支付违法行为予以纠正或者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提出建议,并为劳动者依法维护获得劳动报酬的权利提供支持和帮助。
  第五条 任何组织和个人都有权举报用人单位的工资支付违法行为。
  政府鼓励、支持并依法保护新闻媒体对用人单位的工资支付行为实施舆论监督。
  第六条 省、市劳动和社会保障等有关部门应当根据本行政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劳动力供求状况等因素,定期制定和发布工资水平宏观调控政策。
  第七条 用人单位应当根据当地政府有关工资水平宏观调控政策,结合劳动力市场价位和本单位经济效益,经与工会组织或者劳动者集体协商,确定本单位的工资水平。
  第八条 用人单位应当根据本单位的经济效益增长情况、当地政府发布的工资指导线、工资指导价位和本地区、行业的劳动者平均工资水平,逐步提高劳动者的工资水平。 
  第九条 用人单位应当依法制定本单位的工资支付制度,并向本单位全体劳动者公布。
  工资支付制度主要包括下列事项:
  (一)工资支付的项目、标准和形式;
  (二)工资支付的周期和日期;
  (三)加班工资计算基数;
  (四)工资扣除事项;
  (五)特殊情况下的工资支付;
  (六)有关工资支付的其他事项。
  第十条 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应当在劳动合同中约定工资标准。工资标准根据劳动者所在岗位或者所从事的工作确定。
  第十一条 用人单位应当凭劳动和社会保障行政部门核准的工资总额使用手册》,在其开立的银行基本存款账户支取工资性现金。
  第十二条 用人单位应当以法定货币支付工资,不得以实物、有价证券等代替货币支付。
  用人单位应当按照约定的日期支付劳动者工资。遇法定节假日或者休息日,应当提前在最近的工作日支付工资。
  第十三条 用人单位应当自用工之日起计算劳动者工资。
  第十四条 用人单位可以以小时、日、周、月为周期支付工资。按完成一定工作任务计发工资的,应当在工作任务完成的当日支付劳动者工资。
  用人单位应当至少每月向劳动者支付一次工资。
  第十五条 用人单位必须书面记录支付劳动者工资的数额、时间、领取者姓名,并保存两年以上备查,劳动者有权查询和核对本人的工资支付情况。
  用人单位可以将工资直接支付给劳动者本人,也可以委托银行代发。
  用人单位必须向劳动者提供一份本人工资清单,工资清单必须与实际支付的工资相符。
  第十六条 用人单位直接向劳动者本人支付工资的,应当办理签收手续。劳动者本人因故不能领取工资时,可以委托亲属或者他人代领。

  用人单位委托银行代发工资的,应当在约定的日期将劳动者的工资足额存入其本人账户。受托银行在工资支付中发生劳动者不能按时领取工资或者工资数额差异等问题,由用人单位负责与受托银行协调解决。

  第十七条 实行年薪制或者按考核周期计发工资的,用人单位应当每月按不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预付劳动者工资,年终或者考核周期届满时结算。
  第十八条 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形成劳动关系后,在试用、实习期间提供正常劳动的,用人单位支付的工资不得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
  第十九条 用人单位不得随意扣除劳动者工资。
 除法律、法规规定可以代扣劳动者工资的事项外,用人单位扣除劳动者工资应当符合集体合同、劳动合同的约定或者本单位依法制定的规章制度的规定。每月扣除的部分,不得超过劳动者当月工资的20%;扣除后的余额,不得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
  第二十条 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双方依法终止、解除劳动合同的,用人单位应当一次付清劳动者工资。
  第二十一条 除实行不定时工作制的以外,用人单位安排劳动者在法定标准工作时间以外工作的,应当按照下列标准支付劳动者加班工资:
  (一)延长工作时间的,按照不低于劳动者本人小时工资基数的150%支付;
  (二)休息日工作不能安排同等时间补休的,按照不低于劳动者本人日工资基数或者小时工资基数的200%支付;
  (三)法定节假日工作的,按照不低于劳动者本人日工资基数或者小时工资基数的300%支付。
  第二十二条 计算加班工资的日或者小时工资基数和休假期间的工资,应当按照劳动合同中约定的劳动者本人工资标准确定;劳动合同没有约定的,按照集体合同约定的加班工资基数以及休假期间工资标准确定;劳动合同、集体合同均未约定的,按照劳动者本人正常工作应得的工资确定。
 依照前款规定确定的加班工资基数以及假期工资,不得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
  第二十三条 实行计件工资制的用人单位,应当科学、合理地确定劳动定额和计件单价,并予以公布。劳动者在完成计件定额任务后,用人单位安排加班的,应当分别按照不低于计件单价的150%、200%、300%支付加班工资。
  第二十四条 实行综合计算工时工作制的用人单位,在综合计算工时周期内,应当按照劳动者实际工作时间计算其工资。劳动者实际工作时间总和超过法定工作时间的部分,视为延长工作时间,应当按照本规定支付加班工资。
  第二十五条 实行非全日制工作时间的用人单位,应当实行小时工资制。小时工资由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确定,但不得低于当地非全日制就业劳动者的小时最低工资标准。
  第二十六条 劳动者在依法享受年休假、探亲假、婚假、丧假等休假期间,用人单位应当支付工资。
  劳动妇女节、青年节等部分公民节日期间,用人单位安排劳动者休息或者参加节日活动的,应当视同其提供正常劳动予以支付工资;劳动者照常工作的,不支付加班工资。
  第二十七条 劳动者在事假期间,用人单位可以不支付其工资。
  第二十八条 劳动者患病或者非因工负伤停止劳动的,在规定的医疗期内,用人单位应当根据劳动合同或者集体合同的约定支付病假工资,但不得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80%。
  第二十九条 劳动者因工伤或者患职业病停止工作的,停工留薪期的工资支付依照国务院《工伤保险条例》的规定执行。
  第三十条 劳动者因生育或者计划生育手术休假期间,其工资待遇依照《辽宁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的规定执行。
  第三十一条 劳动者在法定工作时间内依法参加下列社会活动期间,用人单位应当视同其提供正常劳动予以支付工资:
  (一)依法行使选举权、被选举权的活动;
  (二)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履行职务的活动;
  (三)以本单位劳动者代表身份参加本单位的集体协商活动;
  (四)工会基层委员会依法开展工会活动;
  (五)人民法院通知出庭作证;
  (六)义务献血、参加民兵组织训练或者预备役训练;
  (七)宪法、法律规定的公民应当履行义务的其他活动。
  第三十二条 劳动者经单位批准参加脱产、半脱产学习、进修、培训的,其工资待遇由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确定。
  第三十三条 劳动者被人民法院判处管制或者拘役、有期徒刑适用缓刑的,或者被假释、监外执行、取保候审的,在此期间用人单位未与其解除劳动合同,劳动者继续在原单位正常劳动的,用人单位应当按照劳动合同约定或者本单位依法制定的规章制度执行。
  劳动者被依法判处拘役以上刑罚,或者被依法采取限制人身自由的强制措施以及受到限制人身自由的行政处罚的,用人单位不支付其被限制人身自由期间的工资。
  第三十四条 用人单位因生产经营困难暂时无法按时支付工资的,经与工会组织或者劳动者代表协商一致后,可以按照协商的日期支付工资,除实施改制的用人单位外,延期支付工资不得超过30日。超过30日的,应当向当地劳动和社会保障行政部门备案。
  实施改制的用人单位,改制前拖欠劳动者工资的,必须在改制方案中明确支付被拖欠工资的时间和数额。
  第三十五条 用人单位停工、停业在一个工资支付周期内的,应当按照合同约定的标准支付劳动者工资;超过一个工资支付周期的,可以根据劳动者提供的劳动,按照双方重新约定的标准支付劳动者工资。劳动者提供了正常劳动的,支付的工资不得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
  第三十六条 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关系的决定被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或者人民法院依法裁决撤销或者判决无效的,应当支付劳动者被违法解除劳动关系期间的工资,其工资标准为本市同期在岗职工的平均工资;劳动者本人工资高于本市同期在岗职工平均工资的,按照劳动者本人前12个月的平均正常工作时间工资计算。
  第三十七条 用人单位破产、终止或者解散的,经依法清算后的财产应当按照有关规定,优先用于支付欠付的劳动者工资和社会保险费。

  第三十八条 用人单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劳动者有权向劳动和社会保障行政部门投诉、举报:
  (一)未按劳动合同或者集体合同约定支付工资的;
  (二)以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支付工资的;
  (三)克扣或者无故拖欠工资的;
  (四)以实物、有价证券等代替货币支付工资的;
  (五)违反本规定的其他情形。
  第三十九条 劳动和社会保障行政部门应当向社会公布投诉、举报电话,完善投诉、举报处理制度和案件查处督办制度。
  第四十条 劳动和社会保障行政部门对于拒不纠正无故拖欠或者克扣劳动者工资行为的用人单位,应当记录在案并纳入企业信用评价系统,及时向社会发布其不良用工信用记录公告,同时通报税务、海关、银行、工商行政管理、招投标机构等有关单位。对用工信用不良记录被公告的用人单位,政府及有关部门不得授予该用人单位及其法定代表人或者负责人任何荣誉称号。
  第四十一条 农村进城务工劳动者集中的用人单位,必须根据劳动和社会保障行政部门的书面通知,定期向其报告用工和工资支付情况。

  第四十二条 对发生过无故拖欠劳动者工资行为的用人单位,实行工资保证金制度。
  发生过无故拖欠劳动者工资行为的建筑施工企业,必须在建设工程开工前,按照工程合同价款的一定比例,在规定日期向银行专户预存工资保证金。
  发生过拖欠工程款的建筑开发企业,必须在开发新项目前提供担保。
  工资保证金和工程担保制度的具体实施办法,由省劳动和社会保障行政部门、省建设行政部门等有关部门制定,报省政府批准后施行。
  第四十三条 劳动和社会保障行政部门查处无故拖欠工资或者克扣工资案件时,用人单位和劳动者都不能对工资数额举证的,可以参照该用人单位同岗位劳动者的平均工资或者本市在岗职工的平均工资水平,按照有利于劳动者的原则认定工资数额。
  第四十四条 劳动者和用人单位之间因工资支付发生争议的,可以向本单位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申请调解,当事人一方也可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对仲裁裁决不服的,可以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第四十五条 用人单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劳动和社会保障行政部门责令限期改正;逾, 期不改正的,处500元以上1000元以下罚款:
  (一)未制定工资支付制度或者工资制度未向劳动者公布的;
  (二)未向劳动者本人提供工资支付清单的;
  (三)未使用《工资总额使用手册》支取工资的;
  (四)未按规定保存工资支付凭证的。
  第四十六条 用人单位克扣或者无故拖欠工资,或者支付劳动者的工资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由劳动和社会保障行政部门责令限期足额支付劳动者工资;逾期不支付的,责令用人单位按照应付金额的50%以上1倍以下的标准计算,向劳动者加付赔偿金。
  第四十七条 用人单位未按规定缴纳工资保证金的,由劳动和社会保障行政部门处1000元罚款,劳动和社会保障、建设等有关行政部门可以依法采取行政措施或者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
  第四十八条 用人单位抗拒、阻挠劳动和社会保障行政部门监督检查,或者不按其要求报送书面材料,隐瞒工资支付事实,出具伪证或者隐匿、毁灭证据的,由劳动和社会保障行政部门依照国务院《劳动保障监察条例》的有关规定处罚。
  第四十九条 用人单位无故拖欠工资,致使劳动者难以追偿其工资而引发严重影响公共秩序事件的,由公安机关对用人单位法定代表人或者负责人依法给予治安管理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五十条 劳动者或者用人单位对劳动和社会保障行政部门作出的行政处理决定或者行政处罚决定不服的,可以依法申请行政复议或者提起行政诉讼。用人单位逾期既不申请复议,也不提起诉讼,又不履行处理决定或者处罚决定的,由劳动和社会保障行政部门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
  第五十一条 劳动和社会保障等有关行政部门工作人员对符合受案条件的举报不予受理或者发现工资支付违法行为不予查处以及有其他滥用职权、徇私舞弊、玩忽职守行为的,依法给予行政处分;有犯罪嫌疑的,移交司法机关依法处理。
  第五十二条 本规定下列用语的含义:
  (一)正常劳动,是指劳动者在法定工作时间或者依法签订的劳动合同约定的工作时间内履行了劳动义务。
  (二)克扣工资,是指除本规定第十九条规定的情形外,用人单位对于提供了正常劳动的劳动者不支付工资(含加班工资,下同)或者未足额支付工资的行为。
  (三)无故拖欠工资,是指除自然灾害等不可抗力和实施改制的用人单位外,用人单位延期支付工资超过30日的行为。
  (四)工会组织,是指用人单位依法成立的工会组织及其上级工会组织。
  第五十三条 劳动者的日工资,按国家工时制度的规定,每月以平均工作时间20.92天折算。小时工资,按日工资除以8小时计算。
  第五十四条 本规定自2006年10月1日起施行。


审计署、国家旅游局关于印发《对经营国际旅游业务的旅行社开展行业审计的实施方案》的通知

审计署 国家旅游局


审计署、国家旅游局关于印发《对经营国际旅游业务的旅行社开展行业审计的实施方案》的通知
审计署、国家旅游局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和计划单列市审计局、旅游局:
为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治理整顿和深化改革的方针,根据全国审计工作会议和全国旅游工作会议的部署,决定在一九九0年对旅游行业进行审计,重点是对经营国际旅游业务的旅行社的财务收支及其经济活动进行一次行业审计。现将《对经营国际旅游业务的旅行社
开展行业审计的实施方案》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附:对经营国际旅游业务的旅行社开展行业审计的实施方案
一、根据一九九0年全国审计工作会议和全国旅游工作会议关于加强对旅游行业的审计监督,促进旅游市场改善管理的精神,现决定今年下半年对全国经营国际旅游业务的一、二类旅行社开展行业审计。
二、这项工作由审计署和国家旅游局共同领导,审计署商贸审计司和驻国家旅游局审计局具体组织实施,并会同有关专业司负责审计中央一级部门开办的一、二类旅行社。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以及地、市级审计机关应会同当地旅游部门对所属的一、二类旅行社进行审
计。全面审计有困难,可选择一部份重点单位进行审计。
三、这项审计的内容是一、二类旅行社一九八九年和一九九0年上半年的财务收支及经营管理中的问题,为了查明有关重要问题,必要时可追溯到以前年度。审计的重点一般应放在旅行社的对外售价和对外结算等方面,着重检查有无损害国家利益,盲目扩大优惠待遇,擅自减免各项收
费,压价竞销等现象;有无先接待,后收费,长期拖欠,以及上当受骗,给国家造成重大经济损失等现象;有无违反外汇结算规定,向海外旅游团队收取人民币或逃汇、套汇、倒汇等问题。
四、这项行业审计必须认真贯彻执行《审计条例》的各项规定,坚持依法审计的原则,严格按审计程序办事,各地审计机关务必作好审计结论和决定,事实无误,定性准确,处理宽严适度。国家旅游局将尽快把有关旅游方面的规章制度及违反政策的处罚规定下发各省、自治区、直辖市
和计划单列市审计局、旅游局。各地对审计查出的重大问题和疑难问题,可及时反映给审计署商贸审计司和驻国家旅游局审计局,以便统一研究,作出规定。
为了保证审计的质量,驻国家旅游局审计局拟于六月初举办审计培训班,各地旅游局派一名审计负责人或骨干参加,重点旅游省市审计机关也派一人参加。培训的主要内容:旅游财务管理、旅游价格、对外结算政策法规,具体事项另行通知。
五、各地在组织审计时,除审计机关应投入必要的力量外,可以组织运用旅游部门的内审力量来进行。各级旅游行政管理部门内审机构不健全,审计人员不足的,应迅速充实、健全。
六、对全国一、二类旅行社的行业审计,要求在十一月底前结束,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和计划单列市审计局应对此工作写出综合审计报告并附表,上报审计署商贸审计司,抄报审计署驻国家旅游局审计局。



1990年4月2日